第一部分:概论
第二部分:国际税务体系构成
第八章 长久基地(Permanent Establishment)
第十一章 股息及控股公司机制(Holding Company Regime)
第三部分:国际反避税规则
第二十章 资本弱化(Thin Capitalization)规则
第二十二章 一般反避规则(General Anti-Avoidance Rule)
第四部分:国别税制及欧盟特点
第五部分:国际税务策划战略与方法
第三十章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第六部分:国际税务纠纷的解决及案例分析
第三十五章 涉及长久基地(Permanent establishment)案例
参考文献
*
*
*
*
由中国金融出版2017年春出版的《企业国际税务策划》是中文第一部从企业角度系统论述国际税务策划的税务专著。
企业角度的第一:
目前国际税务书籍大都是以政府“税收”为出发点;而本书则以企业“纳税人”角度讲解适用于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不同国家的税务体系,并根据各国税制的特点介绍各类国际税务策划的模式与方法,以达到帮助企业节省税务开支及税务遵从的目的。
全面系统的第一:
目前国际税务书籍大都从一个国家的立法角度出发,在论述上将国际税务分为“进入”(inbound)和“外出”(outbound) 两个方向的涉外税务规则。本书超出这一传统的框架,按照各国税制的共性/可比性,系统地研究国际税务体系的构成,包括征税基础,公司税率,居民,长久基地,企业纳税人,资本增值的征税规则,股息及控股公司机制,避免双重征税的规则,源泉扣缴,离岸税,国际税务协议网络,反避规则等。除系统介绍国际税务规则外,本书的构成还包括国际税务策划,国际税务纠纷的解决以及案例分析。
战略策划的第一:
本书用中文不仅第一次在理论上讨论企业国际税务策划的分类,模式及技巧,而且通过介绍控股公司,融资公司,集团成员公司的具体分工等来体现中国公司在走出国门前设立合理的公司结构的实际战略意义;不仅在理论上讲解国际税务策划的战略与方法,而且还将其实际运用在融资与并购,知识产权,加工与制造,贸易与销售等行业或情形。
企业国际税务策划不仅能帮助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在外省税及避免税务风险,而且还有利于中国政府增加税收。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在境外交税越多,在中国可抵免的应纳税越多,中国失去的税收也就越多。
在结构上全书由三十八章构成,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概论(共3章)
第二部分:国际税务体系构成(共14章)
第三部分:国际反避税规则(共5章)
第四部分:国别税制及欧盟特点(共4章)
第五部分:国际税务策划战略与方法(共6章)
第六部分:国际税务纠纷的解决及案例分析(共6章)
对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48年就有预言。他们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市场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然而,中国企业界具备的国际税务知识暂未能跟上这一时代的需求。
目前中国公司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情形包括中国公司在境外承揽项目,并购,购置资产,经销产品,设立子公司或分支等。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中国公司得到了专业的国际会计/律师的税务服务,但有相当部分公司(包括大型企业)并没有事先的国际税务策划,只是打算出去后再在当地找会计报税而已。
本书的目的是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国际税务及国际税务策划方面的知识。国际税务策划可在两个方面帮助企业:一是为企业节省税务开支;二是帮助企业的税务遵从(tax compliance)。省税可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公司市值;履行税务遵从可避免税风险。
企业国际税务策划不仅能帮助中国企业省税,而且还有利于中国政府增加税收。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在境外交税越多,在中国可抵免的应纳税越多,中国政府失去的税收也就越多。
因为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做国际税务策划,所以对国际税务的研究及论述是从企业角度出发。在论述国际税务规则方面,目前国际流行的方法是从一国立法的角度出发,将国际税务分为“进入”(inbound)和“外出”(outbound) 两个方向的涉外税务规则。本书脱离这种传统的框架,从企业角度出发将国际税务定义为适用于纳税人跨国经济活动的不同国家的税务体系,并根据各国税制的共性和可比性,系统地论述国际税务的基本构成及规则,如各国的征税基础,公司税率,居民,长久基地,企业纳税人,资本增值的征税规则,股息及控股公司机制,避免双重征税的规则,源泉扣缴税,离岸税,国际税务协议网络,反避税规则等。
因此,在方法论上本书对国际税务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超出涉外税务概念。
传统的国际税务的定义将一国的涉外税务划分为两个方面的规则,一个方面是适用于“进入”(inbound)方向的经济活动,另一个方面是适用于“外出”(outbound)方向经济活动;而且“进入”方向的规则只是指专门适用于非居民进入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规则,不包括适用于本国居民的规则。
本书的国际税务范围从企业角度出发,包括所有适用于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规则。就一国的“进入”方向的规则而言,本书研究的国际税务的内容除那些专门适用于非居民进入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规则以外,还包括那些既适用于本国居民也适用于非居民的国内规则。当然,我们在研究后者时,重点是对国际税务策划有意义的国内规则。
第二、超出一国税制范围。
本书的国际税务是指适用于纳税人跨国经济活动的不同国家的税务体系。从企业跨国经营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的涉外税务不构成国际税务;一国公司到另一国经商,是前一国的“外出”,同时是后一国的“进入”。所以,该企业需研究,比较或分析的是这两个国家的税务规则。国际税务及国际税务策划作为一门学科,需要研究的是不同国家的税务体系。
第三、注重各国税制的共性。
各国税制往往是由相同的部分构成,使用同样的概念,采用类似的规则。因此,我们的研究方法注重各国税制之间的横向比较。认识到各国税制共性可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国际税务带来方便。
在结构上本书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概论(共3章)
第二部分:国际税务体系构成(共14章)
第三部分:国际反避税规则(共5章)
第四部分:国别税制分析(共4章)
第五部分:国际税务策划战略与方法(共6章)
第六部分:国际税务纠纷的解决及案例分析(共6章)
第二至第四部分都属于是对国际税务规则的论述。第二部分通过对各国税制构成部分的论述,讲解国际通行的主要税务规则。第三部分涉及的国际反避税规则和第四部分的国别税制分析都是对国际税务规则论述的延续。
第五部分论述企业国际税务策划的战略与方法。按国际税务策划的目的,本书将国际税务策划分为两大类:以节省税务开支为目的和以履行税务遵从为目的;按国际税务策划涉及的范围的不同,又将国际税务策划分为项目性的策划和战略性的策划。本书将介绍这些战略和方法在控股公司的设立,融资与并购,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加工与制造,贸易与销售等行业或情形的运用。
第六部分介绍国际税务纠纷解决的一般程序,论述纳税人的举证责任问题,并将提供七个案例分析(包括一个由作者本人为一美国公司在加拿大税务法院赢得的胜诉案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所谓国际税务只是涉及所得税,不包括其它税种,如销售税,地产税等,因为:
· 所得税具有跨国性,大部分国家采用的是全球制;其它税一般是地域性的。
· 所得税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存在有广泛的国际税务条约网络。
· 所得税金额分量较大并且构成纳税人的成本。
· 所得税比其它税复杂得多。
· 所得税具有可策划性。
最后,作者有两点需特别提醒读者注意:第一,本书对有关税务规则的介绍或讨论是作者方面对有关国家的税法及案例法的理解,不具法律效力。第二,虽然作者已尽最大努力去确保本书的准确性,但错误是难免的。读者在阅读及使用本书时,应多加留心和谨慎;如对某一问题不明白或觉得有误,应咨询有关专业人士。
作者
2017年1月
于多伦多
国际税务与国际税务策划
一、国际税务研究的范围
二、国际税务策划对企业的意义
· 什么是企业国际税务策划
· 企业为什么要做国际税务策划
· 为什么国际税务策划是可行的并且是合法的
· 国际税务策划、避税(tax evasion)与逃税(tax avoidance)之分
三、“居民” ,“人”以及“纳税人”的概念
国际税务法规的来源
一、国内法
· 国内法体系
· 国内立法确立税制的基本构成
· 所得税法对“所得”的定义
· 所得税法的历史沿革
二、国际税务条约 (Tax Treaty)
· 国际税务条约的作用
· 国际税务条约的效力高于国内法
三、所得税征收的主要过程
· 申报(filing)
· 上缴税款
· 评估(assessment)
· 税务追债(Collections)
· 上诉程序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项目(BEPS)
一、BEPS项目意义与局限性
· BEPS项目的内容及积极的意义
· BEPS的局限性
二、BEPS项目与正常的国际税务策
各国税制概论
一、各国税制的共性与可比性
二、国际税务体系的主要构成
企业所得税率
一、公司税率的种类
· 联邦/中央与地方公司税之分
· 分公司或分支税(branch tax)
二、不同国家的税率比较
· 没有所得税的国家/地区
· 税率较低的国家/地区
· 中等税率国家/地区
· 税率较高的国家/地区
三、实际交税税率(Effective tax rate)
征税基础(Tax Base)
一、全球制与区域制之分(Worldwide vs. Territorial System)
二、居民国与来源国之分(Residence vs. Source Country)
三、两个征税的依据 – 居民和长久基地
· 居民(resident)
· 长久基地(Permanent establishment)
居民
一、居民的定义及特点
二、确立居民身份的步骤
三、公司居民身份的确立
· 国内法
· 国际税务条约提供的规则
四、企业家/管理人员个人居民身份的确立
· 国内法的特点
· 中国国内法的规则
· 美国国内法的规则
· 加拿大国内法的规则
· 国际税务条约提供的规则
长久基地(Permanent Establishment)
一、长久基地概念的特点
二、“固定经营场所”的长久基地的确立
三、“从属代理”的长久基地的确立
四、确立长久基地的步骤
五、长久基地利润的计算
· 独立核算法
· 利润分配法
六、国际税务策划需考虑的因素
· 分公司与子公司之选
· 总公司/母公司层面的税务
· 选用当地独立的代理商形式
企业的形式及纳税人资格
一、企业的法律形式
二、具有独立纳税人资格的企业
· 个体公司和有限公司是独立的纳税人
· 合伙公司不是独立的纳税人
三、流通或透明实体
四、企业形式的税务策划
· “透明实体”的利用
· 混合实体(Hybrid entities)的利用
资本增值(Capital gain)的征税规则
一、资本增值(Capital gain)与一般生意收入之区分
二、对资本增值(Capital gain)的征税规则
· 算进收入计税的规则不同
· 假定出售(deemed disposition)
· 公平市场价值(fair market value)原则
· 可避免市场价值的情形
三、国家之间对资本增值征税权的划分
· 国际税务条约对资本增值征税权的划分
· 反非居民将股息转换成资本增值的规则
四、资本增值的概念与离岸税
· 对资产征税权的分类
· 公司离岸导致的资本增值实现
· 国际重组与兼并(Merger)导致资本增值的实现
股息及控股公司机制(Holding Company Regime)
一、对股息收入征税的一般原则
· 对国内公司之间分配的股息收入的征税规则
· 对本国公司收到的来自海外股息收入的征税规则
· 对本国居民公司分配股息给非居民的征税规则
· 国际税务条约对股息征税权的划分
二、以海外股息免税为核心的控股公司机制
· 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作用
· “参与豁免”(Participation exemption)
· 加拿大式的“豁免盈余”(exempt surplus)规则
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规则
一、导致国际双重征税的原因及情形
二、消除国际双重征税方法及外国税抵免规则
· 国际税务条约在避免双重征税方面起到的作用
· 外国税抵免(Foreign tax credit)
源泉扣缴税(Withholding tax)
在支付款项时被扣留
具收入性质的款项
税率的确定
可能是最终性的,也可能是预扣性的
付款人的职责
离岸税规则(Exit Tax)
一、离岸税与一国的征税权
· 离岸税的概念及适用的情形
· 各国对资产征税权的分配
二、公司离岸
· 公司离岸的情形
· 不同国家对公司离岸的不同的定性
· 公司离岸导致的资本增值实现
三、公司兼并造成的资产离岸
四、美国的离岸税概念
所得税申报规则
一、计算应纳税收入的一般原则
· 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
· 固定资产折旧(depreciation)
· 商誉(Goodwill)
· 亏损抵减(Loss deduction)
· 一般运营费用的扣除(Deductibility of expenses)
二、集团公司合并报税(Group taxation)
三、子公司(subsidiary)与分公司(branch)的报税
· 子公司报税
· 分公司(branch)报税
海外信息申报
一、海外信息申报概论
二、被动性投资资产的信息
· 申报内容
· 申报海外被动投资资产金额的起点及例外
· 申报到期日期
三、海外隶属公司的申报
· 海外隶属公司的定义
· 申报海外隶属公司的内容
· 申报海外隶属公司的其它规则
四、与海外关联公司交易的申报
国际税务条约网络
一、国际税务条约对纳税人的意义
· 国际税务条约的特点
· 国际税务条约的结构
· 国际税务条约适用的范围
二、国际税务条约在避免国际双重征税上起到的作用
三、国际税务条约对各类收入征税权的分配
· 划分征税权的三种形式
· 营业利润(Business profit)
· 海运和空运
· 关联企业(Associated enterprises)
· 股息(Dividends)
· 利息(Interest)
· 特许使用费(Royalties)
· 资本增值(Capital gain)
四、UN 模式和OECD模式的主要差别
国际转让定价的客观原则
一、反避税规则(Anti-Avoidance Rules)概论
二、国际转让定价客观原则的特点
三、OECD提倡的转让定价方法
·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
· 转销价法
· 成本加成法
· 分利法
· 交易净利法(TNMM)
受控海外公司规则(CFC)
一、CFC概论
二、CFC的定义
· 控制的定义
· 股权构成的限定
三、CFC针对的收入或所在国
· CFC针对的收入类别
· 海外公司所在地的定位
资本弱化(Thin Capitalization)规则
一、TC的定义
· 债权与股权(Debt to equity)
· 债务与资产(Debt to asset)
· 利息与利润(Interest to taxable income)
· TC规则适用的债主
二、对超额利息的处理
其它具体反避税规则
一、针对进入方向(in-bound)经贸活动的反避规则
· 反非居民将股息转换成资本增值规则
· 对非居民低息或无息贷款
· 反创造债务规则(Anti - Debt Creation Rules)
· 反倾销外国隶属公司规则(Foreign – affiliate- dumping rule)
二、针对外出方向(out-bound)经贸活动的反避规则
· 反制造外国税抵免税金规则 (foreign–tax–credit–generator–rules)
三、双向都适用的反避规则
· 国际股东借款规则(Shareholder loan rules)
· 反双重居民身份和反混合规则(Anti - Dual Resident and Anti – Hybrid Rules)
· 反避税天堂规则(Anti - Tax Haven Rules)
一般反避规则(General Anti-Avoidance Rule)
· 各国对一般反避规则适用的限制
· 出于税务而非业务动机
· 纳税人得到了税务上的好处
· 违背税法有关条款的精神
美国税制
· 公司税率
· 公司形式及税务特点
· 公司居民身份
· 征税基础
· 对股息收入的征税
· 对资本增值(capital gain)的征税
· 外国税抵免(foreign tax credit)
· 控股公司机制(holding company regime)
· 源泉扣缴(withholding tax)
· 反避规则(Anti – avoidance rules)
· 国际税务条约网络
· 公司“倒流”现象(tax inversion)
· 美国公司“倒流”案例
· 结论与建议
中国税制
· 公司税率
· 公司居民身份
· 征税基础
· 对股息的征税
· 对资本增值的征税
· 控股公司机制(holding company regime)
· 源泉扣缴
· 反避税规则(anti – avoidance rules)
· 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
· 资本软化规则(Thin Capitalization)
· 受控海外公司(CFC)规则
· 一般反避规则
· 国际税务条约网络
· 结论与建议
加拿大税制
· 公司税率
· 公司居民身份
· 征税基础
· 对股息的征税
· 控股公司机制(holding company regime)
· 利息收入
· 资本增值
· 外国税抵免(foreign tax credit)
· 源泉扣缴
· 反避税规则
· 资本软化(Thin Capitalization)规则
· 受控海外公司(CFC)规则
· 一般反避规则
· 国际税务条约网络
· 结论与建议
欧盟税务特点
· 免除股息源泉扣缴税(Withholding tax on dividends)
· 免除利息及特许使用费的源泉扣缴税(Withholding tax interest and royalty)
· 公司合并法规(Merger Directive)
· 结论与分析
国际税务策划的分类及三大战略
一、国际税务策划的种类
· 国际税务策划的目的与条件
· 国际税务策划的种类
· 以节省税务开支为目的策划
· 以履行税务遵从为目的策划
· 项目性策划
二、国际税务策划的三大战略
· 居民身份定位与转移
· 资产定位与转移
· 利润定位与转移
· 转让定价的利用
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
一、控股公司的作用与基本机构
· 控股公司的作用
· 控股公司的基本结构
二、跨国公司所在国的选择
· 选择控股公司所在地需考虑的非税务因素
· 选择控股公司所在地需考虑的税务因素
· 适合设立控股公司的国家和地区
国际融资
一、融资公司(finance company)的运用
· 融资公司的作用
· 选择转移利润的低税国家或地区
· 利用融资公司值得考虑的因素
· 融资公司与CFC机制
二、公司的股权与债权比例
· 债权与股权的选择
· 股权与债权比例的调整
· 贷款利息能否作为费用扣除的问题
三、混合实体与混合工具的运用
· 混合融资工具(Hybrid financing instrument)
· 混合公司实体(Hybrid entities)
· 各国税法对外国公司形式的处理方法
· 混合公司实体的运用模式
· 加拿大的“无限责任公司”(ULC)
四、其它融资税务策划技巧与方法
· 国际并购融资(Merger & Acquisition)
· 资产融资(Asset Financing)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一、知识产权的产生
· 知识产权的概念
· 知识产权的产生
· 知识产权产生阶段的核心问题
· 各国对研发的鼓励政策
二、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转移
· 知识产权的管理
· 知识产权的转移
制造业
· 制造或生产模式
· 厂家与产品业主之间收入的分配
· 产品业主所在国的选择
· 构成“长久基地”(Permanent establishment)的风险
· 传统模式的转型
国际贸易与销售
一、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的性质
· 长久基地的基本概念及规则
二、国际批发
· 批发的基本模式
· 买卖模式(Buy - Sell)
· 代理模式(Agency)
三、国际零售
· 采购公司(Procurement companies)
· 库存管理公司(Inventory management companies)
国际税务纠纷的解决
一、解决税务纠纷的一般程序
· 通过国内程序解决国际税务纠纷
· 行政程序
· 司法程序
· 可上诉的税务纠纷
· 上诉期间税局的追债行动
二、纳税人的举证责任
· 纳税人的举证责任
· 举证的标准(standard of proof)
第三十四章
涉及国际转让定价案例
一、澳大利亚雪佛龙(Chevron)公司税务案
· 背景
· 基本事实
· 纠纷的焦点
· 联邦法院的判决及理由
· 纳税人可从该案吸取的教训
二、加拿大通用电气资本公司税务案
· 背景
· 基本事实
· 纠纷双方的立场
· 税务法院的判决及理由
涉及长久基地(Permanent establishment)案例
一、美国收益人寿保险公司税务案
· 背景:
· 基本事实
· 纠纷双方的立场
· 焦点问题:
· 法庭的判决及理由
二、西班牙戴尔(Dell)公司税务案
· 背景
· 基本事实
· 纠纷的焦点
· 西班牙税务法庭的结论
· 分析与评论
涉及混合实体及混合工具案例
加拿大4145356有限公司(皇家银行子公司)税务案
· 背景
· 基本事实
· 纠纷的焦点
· 法院判决及理由
· 分析与评论
涉及国际资金转移案例
加拿大华人移民公司税务案
· 背景
· 基本事实
· 纳税人的举证
· 法官的判决
· 结论与分析
涉及源泉扣缴案例
加拿大新康科技公司税务案
· 背景
· 基本事实
· 适用的法律规则
· 法官的判决及理由
· 新康胜诉重大的意义